書名 敷演與捏合:敦煌通俗敘事文學的敘人體物
書系
作者 楊明璋 著
出版日期 2015年9月 裝訂 平裝
版次 初版一刷 頁數 278
語言 中文 定價 340 元
尺寸 15.5*23cm ISBN 9790866475757
GPN 1010401712
內容簡介

敦煌通俗敘事文學作為中國俗文學目前所見較早期的作品,我們對於它的敘述、編創、展演等所知仍有限。本研究讓它回歸到唐五代宋初的寫本文化語境之中,利用那些看似片段甚至有些支離的作品,如〈前漢劉家太子傳〉、〈葉淨能詩〉,一窺講述者以人物為核心、以物件為結點的敷演與捏合情形。同時,也借重那些開展地較成熟的作品,如〈伍子胥變文〉、目連變文、〈韓朋賦〉、敦煌本《搜神記》等,以了解當時的通俗審美觀、物質文化。一方面試著解決敦煌文學研究的若干爭論,另一方面也嘗試為唐五代宋初通俗敘事文學之研究開拓新的進路。

作者簡介
楊明璋
臺灣臺中人。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學士,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碩士,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現任教於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學術專長為民俗學、敦煌吐魯番學、古典詩。曾出版《敦煌文學與中國古代的諧隱傳統》一書,以及發表過論文三十餘篇。
目次

導論
一、層級性與交涉性:通俗敘事與文人敘事、民間敘事
二、敦煌通俗敘事與唐宋說話的敷演、捏合傳統
三、從敘「人」到體「物」:敦煌通俗敘事文學研究的新進路

上篇 敦煌通俗敘事文學的人物敷演與捏合

1 講經敘事的善惠──以S.3050V、S.4480V、S.3096為中心
一、前言
二、S.3050V、S.4480V、S.3096三個寫本所敘故事彼此的關係
三、S.3050V、S.4480V、S.3096三個寫本所敘故事與佛典的關係
四、S.3050V、S.4480V、S.3096三個寫本所敘故事的文本屬性
五、S.3050V、S.4480V、S.3096三個寫本的用途
六、小結

2 講史敘事的劉家太子──〈前漢劉家太子傳〉考論
一、前言 047
二、〈前漢劉家太子傳〉的主人翁
三、〈前漢劉家太子傳〉的敘事旨趣
四、〈前漢劉家太子傳〉五組故事的關係
五、〈前漢劉家太子傳〉的文本屬性
六、小結

3 通俗敘事文學中的漢高祖
一、前言
二、S.3457、BD.14665二寫本中的四則故事之源流及其文本屬性
三、敦煌通俗敘事文學中漢高祖的角色功能與形象
四、小結

下篇 敦煌通俗敘事文學的物件敷演與捏合

4 講唱敘事中的劍──以〈伍子胥變文〉為中心
一、前言
二、敦煌變文中作為劍之對照的刀、弓、箭
三、講唱之劍的敘事美學功能─以〈伍子胥變文〉為例
四、講唱之劍的象徵意涵
五、小結

5 〈目連變文〉他界遊行敘事的鉢與錫杖
一、前言
二、〈目連變文〉的空間敘事及鉢、錫杖於其中的作用
三、作為他界遊行中介物的鉢之源流及其他神異功能
四、作為他界遊行中介物的錫杖之源流及其他神異功能
五、鉢、錫杖與目連形象連結之源流
六、小結

6 〈葉淨能詩〉的敘事紋理與他界遊行敘事的符籙、衣著
一、前言
二、〈葉淨能詩〉的主人翁及敘事旨趣
三、〈葉淨能詩〉的時空敘事及符籙的敘事美學功能
四、符籙於〈葉淨能詩〉他界遊行敘事反映的文化語境
五、衣著於〈葉淨能詩〉他界遊行敘事的功能及反映的文化語境
六、小結

7 餽贈與象徵:講唱敘事中的禮物
一、前言
二、作為全篇故事核心的禮物及其象徵
三、作為全篇故事敘事結點的禮物及其象徵
四、作為部分情節敘事結點的禮物及其象徵
五、小結

8 〈韓朋賦〉的禽鳥蟲魚敘事之承衍與民俗象徵
一、前言
二、〈韓朋賦〉在唐五代的流布及其禽鳥敘事的意義與作用
三、〈韓朋賦〉禽鳥蟲魚敘事對先唐文學的承繼及其民俗象徵意涵
四、〈韓朋賦〉禽鳥敘事於唐以後的流衍及其民俗象徵意涵
五、小結

9 神變、物件與敦煌本《搜神記》
一、前言
二、敦煌本、八卷本、二十卷本《搜神記》重出者之神變敘事與物件
三、敦煌本《搜神記》獨見者之神變敘事與物件
四、小結

結論

參考書目
站內搜尋

訂閱新訊
最新消息
地址:11605 台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二段64號(自強十舍B01)  電話:02-82375669、02-82375671  傳真:02-82375663
政大出版社書法題字:唐翼明 教授 © 2008 Chengchi Universit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 by On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