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六朝文論新思考:以關鍵詞作為方法
書系
作者 祁立峰
出版日期 2025年7月 裝訂 平裝
版次 初版 頁數 266
語言 中文 定價 440 元
尺寸 15.5×23 cm ISBN 9786267615119
GPN 1011400672
內容簡介
本書以「文論關鍵詞」為切入點,研究範圍為六朝古典文論,觸及《文心雕龍》、《詩品》等文論著作中幾個重要的理論概念與其延伸的觀念史。全書共分為八個章節,分別針對八個關鍵詞進行聚焦與展開,分別為——「自然」、「雕飾」、「俗化」、「險俗」、「奇險」、「輕薄之徒」、「文章辭賦化」以及「典律」。其中的「自然」、「雕飾」、「奇」、「險」、「俗」可謂六朝文論既有之概念與術語。而「輕薄之徒」一章從《詩品》論當代詩壇風尚而來;「文章辭賦化」乃學者對於魏晉南北朝提出之文學現象;至於「典律」則是從西方文學理論的概念而來,並以此挪用來談齊梁時期之典律建構。在本書裡,作者希望能建構關鍵詞的研究方法,試圖從這些理論、詞彙、術語,對六朝文論的指涉、語意與概念之歧異性,進行深度的新思考與新嘗試。
作者簡介
祁立峰
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現任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著有《相似與差異:論南朝文學集團的書寫策略》(2014)、《遊戲與遊戲之外:南朝文學題材新論》(2015)、《建康內外:南朝作家的都城書寫與空間想像》(2020)等學術專書。
目次
前言 「關鍵詞」之於文論研究的意義
1 關鍵詞:「自然」──重探《文心雕龍》的自然論
一、何謂「自然」
二、「自然」與「不自然」
三、「自然」到「超自然」
四、結語:感物吟志,莫非「自然」?

2 關鍵詞:「雕飾」─六朝文論對「雕飾」的不同看法
一、何謂「雕飾」
二、梁代文論三派的分歧關鍵:「雕飾」
三、對「梁代文論三派說」提出反思
四、如紅紫與鄭衛的「雕飾」:蕭子顯的看法
五、「飾」如何「不誣」:劉勰的看法
六、「巧構形似」的優劣:鍾嶸的看法
七、「雕飾」的阻力或助力:蕭綱、蕭繹論「吟詠性情」
八、小結:「同一性」的迷思

3 關鍵詞:「俗化」─六朝士人的俚俗傾向及其文學表現
一、何謂「雅俗」
二、未竟的討論:文化劇場或特權建構
三、俚俗化的身體與語言
四、俗的文學:俗賦、民歌與宮體詩
五、小結:「俗」的美學及空間隱喻

4 關鍵詞:「險俗」─《詩品》對於鮑照派的獨特詮釋
一、何謂「險俗」
二、鮑照風格的同路人與追隨者:湯惠休與沈約
三、鮑照的「鄙累」與「奇險」
四、小結:責之過苛與推之過重

5 關鍵詞:「奇險」─六朝文論中的「奇險」與其延異
一、何謂「奇險」
二、《文心雕龍》與《詩品》的「奇」
三、《詩品》的「奇」到「險」
四、其他文論中的「奇險」
五、小結:文論詞組的歧義性

6 關鍵詞:「輕薄之徒」─梁代前期詩人的追隨者以及詩歌風尚
一、「輕薄之徒」概念的提出
二、永明以後,宮體之前:小斷代詩學發展
三、「險」的模仿者:沈約
四、「古體」的追隨者:吳均
五、詠物體的追隨者:柳惲與王筠
六、「流轉」的仿效者:何遜與劉孝綽
七、小結:鮑謝追隨者與他們的時代

7 關鍵詞:「文章辭賦化」─從三個新面向重探六朝文章辭賦化現象
一、「文章辭賦化」概念的提出
二、「訛」與「新」的權衡
三、典故超展開:樂府舊題與宮體詩
四、類書詩:「賦得」詩的互文性
五、小結:「賦」作為一種文學風格

8 關鍵詞:「典律」─文論主張與典律作家
一、「典律」概念的生成
二、文學集團的集體性與典律作家的個體性
三、美學意義的典律作家:謝朓
四、文論意義的典律作家:沈約
五、小結:典律的生成與延續

代結語 大語境裡的小觀察
參考書目
站內搜尋

訂閱新訊
最新消息
地址:116011台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二段64號(研創中心2樓350206室)  電話:02-82375669、02-82375671  
政大出版社書法題字:唐翼明 教授 © 2008 Chengchi Universit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 by On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