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類思維」包含了使用譬喻說明事物促進理解、依靠類比類推作出判斷、或作出分類等面向,屬於以「相似性」、「關聯性」為基礎連結各種事物,並藉此從已知外推以建構或拓展知識、導引行動的認識與思考方式。這種思維並非華人文化所特有——它展現在各種文化中,甚至可能對人類來說是最為普遍的。然而,在華人文化中共享的有機世界觀下,這種思維似乎特別受到重視,且有其獨具特色的展現,而「類思維」在華人自我描述中也扮演著重要角色。
政大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從2020年開始,推動了一系列關於「類思維」的學術與研究活動。本論文集中所發表的研究成果受惠於這些活動,尤其是其中兩次關於華人傳統類思維的工作坊。本論文集所呈現的九篇論文,主要由「漢字與類思維」、「傳統類思維與跨文化對話」以及「歷史記憶與類思維」等三個面向切入華人傳統類思維這個主題,希望呈現其特殊風貌以及在跨文化對話下對其促發的進一步理解。論文作者包括傅大為、祝平一、林維杰、潘宗億、吳博臻、駱俊廷、歐瑞安、王華、馬愷之等。我們期待這本論文集能成為一個引發學界持續關注華人思維特色與類思維表現的楔子。
王華,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副教授,兼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研究員。出版論文主要涉及先秦儒家思想與倫理學、道德心理學、與後設倫理學的跨文化研究等領域。目前正在撰寫一本關於從《荀子》出發,探索禮、道德轉化與道德智慧的跨域研究專書。
馬愷之(Kai Marchal),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副教授,兼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領域包括中國哲學史、政治理論以及倫理學,最新著作有Weisheit. Neun Versuche (與Michael Hampe合編; 2021年)以及"Wisdom?", Philosophy East & West的專號(71:3, 2021年)。
前言
同物異質與專字現象:由青銅器自名談起 / 歐瑞安 類思維與《荀子》中的道德判斷 / 王華 朱子「類推」工夫的反思 / 駱俊廷 「我們自身的異域風情」:以德斯科拉重看華人社會的類思維 / 馬愷之 泛靈、類比、與對應:以《酉陽雜俎》與《夢溪筆談》為例 / 傅大為 言說天主:明、清之際天學脈絡中的邏輯與類比 / 祝平一 牟宗三論體現與象徵 / 林維杰 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近現代中國救亡與革命文化記憶的多層形塑、挪用與重構 / 潘宗億 追悼臺籍日本兵之死:臺灣人的二戰紀念行動 / 吳博臻 作者簡介 |
最新消息
|
|||||||||||||||||||||||||
地址:11605 台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二段64號(自強十舍B01) 電話:02-82375669、02-82375671 傳真:02-82375663 政大出版社書法題字:唐翼明 教授 © 2008 Chengchi Universit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
Site by On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