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晚明清初由理學轉移至經學之學風變化,是中國近代知識轉型的重要問題。本書綜合學術史、思想史與經學史的解釋模式,提出《易》圖論辨之發展脈絡,是學術轉變的一大關鍵。《易》圖涉及《易》卦起源、儒道之辨和理氣關係等思想爭議,朱熹應用其建構理氣論,成為朱子學的指標性學說。探究黃宗羲、黃宗炎、胡渭、毛奇齡論辨《易》圖之歷程、特色與成果,清初學者透過天文曆算、思想辨別、歷史溯源、文獻考察等方法,廓清圖說與經典不合,其批評程度不盡一致,但皆反對《易》圖代表之形而上學,優位於《周易》經傳的初始涵義。清儒應用曆學、文獻學、古文字等考證手段,駁斥朱熹應用《易》圖建構之超越性思惟,展現多方面的學術活力。
羅聖堡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碩士、學士。曾獲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學者、博士候選人,臺大中文系孔德成先生獎學金、王叔岷先生獎學金。研究領域為易學、中國經學史、明清儒學、古籍辨偽學。
序
1 緒 論 第一節 學術史及思想史的相關研究 第二節 經學方面的相關研究 第三節 本書研究範圍 2 清以前《易》圖論辨的涵義及思想爭論 第一節 《易》圖之學的特殊涵義 第二節 《易》圖之學的內在問題 第三節 圖說爭議的論辨內容 第四節 小結 3 黃宗羲《易學象數論》於論辨史中的發展與轉變 第一節 黃宗羲論辨《易》圖的學思背景 第二節 《易》圖論辨的轉變意義:以劉宗周《易》圖學為參照 第三節 「偽象」說的批評範圍與接受標準:以納甲、卦變為例 第四節 小結 4 黃宗炎論辨《易》圖的思想淵源與識圖新說 第一節 對郝敬《周易正解》的繼承與拓展:論「先天圖」、「河圖」、「洛書」與道教之間的關係 第二節 劉宗周思想的影響:論《太極圖說辯》的理學議題 第三節 從辨識《易》圖到古文字說:論黃宗炎學術風格的轉變與實際影響 第四節 小結 5 胡渭《易圖明辨》之論辨脈絡及經典詮釋 第一節 從胡渭與徐乾學幕府之關係論《易圖明辨》的撰作成因 第二節 《易》圖源流的學術觀點 第三節 《易圖明辨》對揲蓍、納甲與卦變說的詮釋及其思想來源 第四節 小結 6 毛奇齡論辨《易》圖的文獻學價值與學術傾向 第一節 毛奇齡論辨《易》圖的動機 第二節 儒、道之辨的舉證意義:論《太極圖說遺議》的文獻價值 第三節 論辨蘊含的經學主張:以《河圖洛書原舛編》為討論核心 第四節 小結 7 結 論 參考文獻 附錄 |
最新消息
|
|||||||||||||||||||||||||
地址:11605 台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二段64號(自強十舍B01) 電話:02-82375669、02-82375671 傳真:02-82375663 政大出版社書法題字:唐翼明 教授 © 2008 Chengchi Universit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
Site by On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