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游觀、想像與走向山水之路:自然審美感受史的考察
書系
作者 蔡英俊
出版日期 2018年5月 裝訂 平裝
版次 初版一刷 頁數 366
語言 中文 定價 480 元
尺寸 23*15.5cm ISBN 9789869630405
GPN 1010700794
內容簡介
近代以來,關於「山水詩」的研究,或多集中於探討其義界與起源,或解讀詩人與詩作在山水題材上的經營與構作,近而闡明其中所體現的特定表現手法與審美旨趣。我試圖追問的論題是:在六朝這個階段,當我們承認有一種詩歌的次類型叫做山水詩,並且是在晉、宋之際謝靈運的手中完成的,那麼,在謝靈運之前或者之後,有關山水的感受與認知又是以怎樣的方式呈現?究竟反映了哪些問題?本書處理的方式,即在於透過感受經驗的視角以追索山水景物所以成為觀照對象的歷史脈絡,兼及這種觀照方式所牽涉到的心智想像活動。這種勾勒方式,對於古典文學與文化傳統之所以走向山水的感受歷程,或可提供一個比較明確的陳述。
作者簡介
蔡英俊 Tsai, Ying-Chun
英國華威克大學比較文學理論博士,研究專長為中國文學批評與當代文學理論,現職為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目次
序論 人文山水:一個學術史的論題
第一章 「自然」概念的發展及其意義的轉換
一、前言
二、「自然」:關鍵詞的概念
三、語詞概念的「家族相似性」:自然、天下、天地、萬物
四、「天地」、「萬物」與「自然」:互文概念的形成
五、從「自然」到「山水」:「轉義」或「譬喻」的思維
六、結語

第二章 「自然」、「山水」與「風景」:概念的辨析與比較
一、前言
二、近代「格致之學」關於「自然」概念的引介
三、海德格關於古希臘「自然」概念的闡釋
四、文藝復興時代所發現的「自然」
五、山水詩與風景畫
六、結語

第三章 走向山水之路:感受知覺對象的移轉與美學概念的形成
一、前言
二、走向山水之路:感受知覺與「美學」概念的形成
三、空間想像與山水意識的變化
四、「游觀」與「想像」
五、結語

第四章 中唐時期山水意識的轉變(上):窮山險水:柳宗元山水世界的隱喻
一、前言
二、窮山險水:柳宗元山水世界的隱喻
三、柳宗元山水遊記的定向與定位
四、結語

第五章 中唐時期山水意識的轉變(下):洛陽風月:白居易與山水的園林化
一、前言
二、洛陽風月:白居易與山水的園林化
三、關於「自然園林化」議題的商榷
四、「文化景觀」:另一種風景的概念與歷史記憶
五、結語

第六章 古典山水詩的迴響:王士禛、龔自珍與魏源
一、前言
二、煙雨山水:王士禛與人文山水風尚的形成
三、清代中葉世界圖像的建構(上):龔自珍與西北地域的認知
四、清代中葉世界圖像的建構(下):魏源「看盡奇奇怪怪峰」
五、結語

結論 古典山水之後
徵引文獻
索引
站內搜尋

訂閱新訊
最新消息
地址:11605 台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二段64號(自強十舍B01)  電話:02-82375669、02-82375671  傳真:02-82375663
政大出版社書法題字:唐翼明 教授 © 2008 Chengchi Universit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 by On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