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977年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發表〈人權宣言〉,宣言中一句「使台灣成為新而獨立的國家」在當時引發軒然大波,更觸動了在解嚴之前不僅敏感、甚至是危險的台獨議題。該宣言至今被普認為是長老教會公開宣告支持台灣獨立的文件,「新而獨立的國家」一詞也成為該教派在詮釋國家認同上的重要依據,在台灣的民主發展史上留下的重要的足跡。
但事實上,長老教會的台獨形象最早是來自教會外部的書寫,而該教派曾極力反駁其台獨意圖,認為這是政府與社會大眾的「誤解」。〈人權宣言〉從發表至1990年代,長老教會對「新而獨立的國家」詮釋從「自決」走到了「獨立」,如此的改變與當初的辯解一般被認為是威權時代的無奈自保行為,甚少從國家認同的角度加以探討與分析。本書從制度、族群與文化等國家認同三向度大量分析《台灣教會公報》上的隻字片語,發現長老教會在1970年代的國家認同依舊是中華民國/中國人/中華文化,接著在1980年代出現鬆動、交錯與轉移,到了1990年代後方成為台灣國/台灣人/台灣文化,也就是今日該教派國家認同的樣貌。因此在國家認同尚未轉移的1970年代,長老教會在當下即高喊台獨的歷史敘事值得更深的討論。
鄭睦群
新北淡水人,淡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第四代長老教會信徒。現職為淡江大學歷史學系兼任助理教授、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聖望教會執事、八角塔男聲合唱團團長,並曾任台灣基督教史學會秘書長。學術專長為台灣史與台灣教會史,著重政教關係、文化形象與宗教詩歌之研究,目前是《宇宙光》雜誌「詩歌的歷史光廊」之專欄作家,其製作之合唱專輯《馬偕的生命詩歌行旅》亦獲第27屆傳藝金曲獎之最佳宗教專輯獎。
推薦序 驗證歷史,回歸歷史
自序 1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二節 研究回顧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資料文獻 第四節 章節安排 2 長老教會台獨印象之形成 第一節 由外人起始書寫的台獨形象 第二節 〈人權宣言〉後各界對長老教會形象之書寫 第三節 來自長老教會的「解釋」與「證實」 3 長老教會官方國家認同與其論述之轉換軌跡 第一節 1960與70年代:反共、護教與愛國 第二節 〈人權宣言〉之後與1980年代:鄉土、認同與出頭天 第三節 1990年代:「制憲」、「入聯」、「建國」與「正名」 4 長老教會對〈人權宣言〉台獨意涵之詮釋演變 第一節 〈人權宣言〉三十週年的反 第二節 三民主義、偉大領袖與中華文化下的〈人權宣言〉 第三節 解嚴前後長老教會對〈人權宣言〉詮釋的差異 第四節 「加值」為獨立建國的〈人權宣言〉 5 《台灣教會公報》中孫文形象之轉變 第一節 孫文在《台灣教會公報》的今昔兩端 第二節 1970年代至解嚴之前的孫文形象 第三節 解嚴後的孫文形象 第四節 另一黨國圖騰的對照:蔣介石 6 《台灣教會公報》上中國文化論述之流變 第一節 1970年代:普遍存在的中國文化與族群認同 第二節 1980年代:族群與文化認同的轉向 第三節 1990年代之後:脫去中國惡質羈絆重建台灣文化 7 結論 附錄 一、〈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對國是的聲明與建議〉 二、〈我們的呼籲〉 三、〈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人權宣言〉徵引書目 徵引書目 |
最新消息
|
|||||||||||||||||||||||||
地址:11605 台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二段64號(自強十舍B01) 電話:02-82375669、02-82375671 傳真:02-82375663 政大出版社書法題字:唐翼明 教授 © 2008 Chengchi Universit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
Site by Onion. |